教育心理学 二
-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 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4)主观能动性。
- 学习准备,又可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包含的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方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3)个人主观因素。其中,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和民主型教养方式
-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
-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主观自我时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八个阶段的内容如下:(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 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漾是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常见的认知方式有:(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冲动型与沉思型;(3)具体型与抽象型;(4)辐合型与发散型。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事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