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包括:(1)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包括:(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2)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以班主任为主导,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班级学生群体活动。
- 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 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其中,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包括:(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班级组织建立的一条首要的原则;(2)目标一致的原则;(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 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
-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邮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
-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 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包括:(1)班集体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班集体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3)班集体成熟的集体阶段。
-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包括:(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 班主任的作用有:(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分命种教育力量;(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而(6)建立学生档案;(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勿)(11)偶发事件的处理。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王作的中心环节。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事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