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
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包括:(1)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2)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4)是因材范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思想品德教育活动;(2)学科活动(主体部分);(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活动;(7)传统的节假日活动;(8)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包括:(1)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
德育
...
教学
...
课程
...
教师与学生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的发展经历了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这四个阶段。其中,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已”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
教育的基本规律
...
教育与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