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四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2.按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在活动中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是
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5.美国心理学家纳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花、外界环境。又把上这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半稳定性归园、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6.自我效能感白班社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美期和效能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唤醒
7.学习笑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讲,学习笑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白美国心理学家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10.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的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11.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主要由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构成。
12.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13.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4.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15.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的对象具有客观性;(2)动作的执行具有外显性;(3动作的结构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2)动作执行的内潜性;(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16.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17.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18.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其中常见的启发法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1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20.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也称为创造力。创造性有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独特性)三个特点。
2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其中,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2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4)公正阶段。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2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4.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25.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自新阶段三个过程。不良行为矫正的心理学策略有:(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