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权;(3)决定教育目的;(4)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决定着教育体制;(6)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7)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制约:(1)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教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制约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
  4.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5.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 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为:(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7.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8.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主要有: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10.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
  1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12.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为此,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14. 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规律强调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为此,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